您好,歡迎訪問宜昌交通旅游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官網!


新聞中心
NEWS CENTER
秋高氣爽,江水滔滔。11月16日,記者在襄陽漢江雅口航運樞紐看到,一艘500噸級貨船順流而下,安全過閘,一期工程右岸船閘、電站廠房、16孔泄水閘等基本完工,二期圍堰建設如火如荼,目前已完成底板混凝土澆注,正沖刺年底主體土建工程完工。
總投資33.5億元的雅口航運樞紐是湖北省“十三五”重點項目,以航運為主,兼顧發電、旅游、灌溉等水資源綜合開發功能。建成后,從雅口至上游崔家營將形成52.7公里千噸級航道。“這僅僅是當前湖北航運建設的一個縮影。”雅口航運樞紐指揮部副指揮長謝紅說。
湖北省港航管理局在改革轉型的新形勢下,立足交通強國建設,圍繞現代內河航運目標建設,發揮水運的比較優勢,打造航道、港口和船舶三大重點,做好湖北水運建設發展事權的承接者、實施者,為打造新時代九省通衢貢獻“水運力量”。
建設高效生態“兩型”航道
湖北航道資源稟賦突出,擁有全國最長的長江干線,約占長江全長的37%。湖北省港航管理局局長王陽紅介紹,目前漢江下游千噸級航道已建成,漢江武漢至鐘祥段390公里航道通過疏浚整治措施,常年可通行千噸級船舶;漢江中上游航道梯級樞紐建設正在加快推進,省內規劃的八級樞紐已建成四級,在建四級。
作為內河航運建設試點省級責任主體,湖北省港航管理局承擔了漢江高效綠色航道的實施任務。為建設生態型航道,他們在航道整治工程中采用生態護坡、生態護底技術,加大對航道疏浚棄土的綜合利用,在建設航電樞紐時優化魚道布置,保障魚類順利洄游。漢江沿線地市也積極參與漢江高效綠色航道項目建設,荊州、襄陽分別負責松西河、唐白河航道建設,形成政府、企業共同推動的局面。
湖北省港航管理局還配合實施武漢至安慶6米深長江深水航道整治工程,協調推進長江中游4.5米航道整治工程,推進荊州至武漢“生態新運河”的研究論證。2022年力爭開工建設漢江蔡甸至興隆、至襄陽2000噸級航道整治工程,加快推進雅口、新集、碾盤山等樞紐建設,加快推進興隆2000噸級二線船閘、王甫洲1000噸級二級船閘開工,該局建設處負責人說。
實施長江與漢江和江漢平原航道網水網聯通工程,按照總體規劃、分布實施的思路,正積極推進松虎航線、唐白河、內荊河、漢北河、江漢航線、淪河等航道整治工程,逐步推進江漢平原航道網航道互聯互通,真正實現全省水網聯通。
打造環保智慧特色港口
11月14日,記者來到位于枝江市姚家港化工園的宜昌港枝江水上洗艙站建設現場,只見鋼桁架、轉管平臺、閥組平臺林立,洗艙站水工主體已初具雛形,陸域區域各類污水處理池骨架基本完成,技術工人們正在馬不停蹄地進行支架焊接、池體鋼筋綁扎、模板安裝等生產作業,整個施工現場呈現出追趕超越的新氣象。
“船舶洗艙,是長江?;反灰粋€不可或缺的生產環節。”宜昌港航建設維護中心何工向記者介紹說,?;反霸诟鼡Q貨種或進港檢修時必須洗艙,含有殘留?;返奈鬯仨毥浵磁撜咎幚?,實現洗艙水規范化管理,防止洗艙水直排污染水域。
湖北省目前正在建設安全綠色的現代?;肺錆h、宜昌兩座洗艙站。據投資建設方長航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洗艙工藝采用智能與人工相結合、減少人工進艙作業,提高工作的安全性,還可減少水和化學品的使用量。這也是該集團推動傳統航運向綠色航運轉型發展,搭建綠色港航服務平臺的重要舉措。“我們要發揮央企引領和示范作用,在實現企業發展的同時,守護好長江生態環境。”相關負責人介紹。
此外,武漢也在加快陽邏港鐵水聯運貨運樞紐站場建設,實現武漢地區江海直達、漢歐班列、商貿物流多種集裝箱運輸方式的有效集并運轉為核心的智慧強港。武漢港發集團副總經理董政介紹,應用長江中游航運中心智慧物流綜合服務平臺——“云上多聯”,將促進長江中游地區鐵路、港口、航運等多式聯運參與方技術數據的開放共享和商貿集聚,有力提升陽邏核心港區的外向型服務功能,打造世界一流內河強港示范工程。
在智慧港口建設上,宜昌白洋港實施疏港鐵路引入碼頭平臺的集裝箱新型鐵路,采取車船直取連續作業模式,實現駁接智能化和作業一體化,實現鐵路和港口信息互通共享,統一指揮調度鐵水聯運全流程作業,打通鐵水運輸“最后一公里”。
大力發展綠色智能船舶
11月15日21時,在陽邏港二期碼頭,燈火通明,4個泊位???艘船舶同時作業。從武漢始發的洋山天天班“新海集之星”輪裝載著設備、醫療用品、塑料顆粒等各類外貿出口貨物,共計236個標準箱啟運,發往洋山港。當天,武漢港務國際集裝箱有限公司完成裝卸作業量4260.25標箱,這也是該司箱量連續2個月保持在日均3600標箱以上,疫后重振,加速回暖,實現了從復產到達產、從追趕到超越的“兩連跳”,昔日大港已悄然回歸。
隨著長江航道條件的不斷改善,湖北正著力打造1000箱級江海直達、500標箱級漢亞直航集裝箱船和新能源純電動游輪及內河智能化船舶技術的四類船舶。
建造符合武漢至上海洋山江海直達特定航線要求的1000箱級江海直達和500箱級漢亞航線集裝箱船,提高武漢至上海洋山、日本等地的江海直達特定航線效率。推行江海直達船型,減少中轉,也就減少了成本,對企業而言,航線延長,市場占有率增加。
華中港航物流集團董事長朱從先說,一艘集裝箱船,從武漢出發,若無需裝卸中轉、直接由長江到達舟山出海,航行時間可縮短一半;一噸礦石,走江海直達船,物流成本大概能降低20%。為此,武漢港也將形成“上游全中轉、下游全分流”的全新運輸格局,這對破解長江航運碎片化、無序化運輸難題,增強武漢航運競爭力將起到重要作用。
湖北依托“兩壩一峽”特色化精品旅游線路,宜昌交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長江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研發建造適合宜昌“兩壩一峽”航線的純電動觀光游輪,為游客提供無排放、低振動、低噪音的更優質旅游體驗,打造水上旅游示范品牌。宜昌交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負責人介紹,這也是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戰略,推動長江船舶電動化產業發展,促進長江清潔通航的需要。“未來公司將全力打造交通旅游產業的升級版,成為湖北乃至中部地區最專業的交通旅游集團。”
記者還了解到,湖北在新能源船舶領域具備獨特的資源優勢,省內從事船舶研究的科研單位以及開設船舶相關學科的高校數量位居全國領先地位,為新能源船舶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技術基礎,發展綠色新能源船舶大有可為。
七一二所所長桂文彬介紹,在全球“節能減排、綠色智能”的大背景下,集成了綠色化、智能化技術的新能源船舶順應了時代發展與需求,不僅能解決江河湖海的排放和環境污染問題,也能降低船舶能耗,提高水運能力,是未來船舶發展的必然趨勢。
當前,湖北正全力開展內河綠色新能源船舶示范區建設和推廣應用,打造新的產業集群,組建新能源船舶行業聯盟,推進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為服務國家經濟內循環發展戰略實施提供了有力支撐,貢獻了重要的湖北“水運力量”。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宜昌交旅集團 版權所有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 宜昌 鄂ICP備16001924號